笔迹鉴定室的紫外线灯将空气染成病态的紫色。
陈墨戴着防辐射手套,将第十二封遗书平铺在量子扫描仪下。
纸张在蓝光中浮现出蛛网般的荧光纹路,那是纳米机器人留下的搬运痕迹。
她的义眼自动对焦到签名处的墨迹,发现每个笔画都由更微小的希伯来字母组成。
"这不是普通墨水。
"陆野的机械手指划过纸面,带起一串量子隧穿的火花,"含有钌-106同位素,半衰期刚好一年。
"扫描仪突然发出蜂鸣,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遗书的三维模型。
陈墨看到纸张纤维中嵌着无数微型棱镜,将紫外线折射成十二星座的图案。
当她把放大倍数调到2000倍时,发现每个棱镜都在以π6弧度的相位差旋转。
"笔迹鉴定专家张明昨晚猝死。
"陆野调出法医报告,死者胃部同样发现玻璃眼珠,"临终前他正在分析这些遗书的量子加密层。
"陈墨的太阳穴突然刺痛。
当她看向遗书日期时,视网膜投影自动叠加出父亲坠楼那天的监控画面。
父亲右手握着的钢笔笔尖,正渗出与遗书相同的荧光墨水。
"这些遗书是用量子纠缠态书写的。
"她将扫描仪对准签名处的墨迹,"每个字母都处于叠加态,只有特定观测者能看到真实内容。
"量子计算机就在这时爆出刺耳的静电噪音。
全息投影扭曲成莫比乌斯带的形状,遗书上的文字开始像DNA双螺旋般解旋重组。
陈墨看到每个笔画都分裂成两条平行的时间线,一条显示着标准的遗书内容,另一条则用古希伯来语写着:"观测者己污染数据流。
""张明的尸检报告。
"陆野递来平板电脑,死者大脑切片显示海马体被纳米机器人蛀空,"他的记忆被改写了,就像......"解剖室突然陷入黑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