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砚南突然握住姜瀛玉的手:“我帮你。我在农技站学过一些温室种植的技术。”
姜瀛玉脸一红,却没有抽回手:“那太好了!我们可以先在咱家后院试验一下,成功了再推广到全村。”
看着两人交握的手,姜南溪心里泛起一阵酸涩。
“就这么定了!”席父一拍桌子,“明天我就去找支书说这事。瀛玉啊,你这脑袋瓜子真是灵光,比那些知青强多了!”
姜南溪听不下去了,转身离开。
寒风中,她的心比天气还冷。
姜瀛玉又要出风头了,而她却成了全村的笑柄......
三天后,村口老槐树上的大喇叭响起了召集开会的铃声。
姜南溪本不想去,但知青点所有人都去了,她也不好独自留下。
打谷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。
姜瀛玉站在一张木桌前,桌上摊着几张图纸和一些蔬菜种子。
姜南溪找了个最边缘的位置坐下,低着头不想被人注意到。
然而几个妇女还是发现了她,交头接耳指指点点。
她攥紧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“安静!安静!”支书敲了敲锣,“今天把大家召集来,是席家媳妇有个好点子要跟大家分享。瀛玉啊,你来说吧。”
姜瀛玉腼腆地笑了笑,站到众人面前:“各位叔伯婶子,我有个想法,想在冬天种些新鲜蔬菜......”
她详细讲解了大棚的原理和建造方法。
“这样一来,即使是寒冬腊月,我们也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菜。”
姜瀛玉眼睛亮晶晶的,“我已经和县里联系过了,能买到优惠价的塑料布。每家出五毛钱,就能建一个供十户人家共用的大棚。”
人群开始骚动。有人点头称赞,也有人摇头质疑。
“这能行吗?冬天土都冻得梆硬,菜苗咋活?”
“五毛钱不是小数目,万一打了水漂......”
“城里人的玩意,咱庄稼人搞不明白!”
姜瀛玉并不气馁,拿出一个小木盒:“这是我这两天在后院小棚里试种的蒜苗,大家看看。”
木盒里是几簇嫩绿的蒜苗,在冬日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。
众人发出惊叹,纷纷传看。
“真的长出苗了!”
“这要是能种大片的,过年就不用光吃酸菜了!”
支书拍了拍手:“我看这主意不错。这样吧,愿意参加的到张会计那登记交钱,不愿意的也不勉强。”
姜南溪冷眼旁观,心里五味杂陈。
姜瀛玉站在人群中央,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,正耐心解答着村民们的各种问题。
那个曾经跟在她身后怯生生的小丫头,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耀眼了?
“姐?”不知何时,姜瀛玉已经走到了她面前,“你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?”
姜南溪没想到姜瀛玉会主动来问她,一时语塞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,她感到脸颊发烫。
“还、还行吧。”姜南溪勉强道,“就是塑料布的问题,你真能解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