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哼!那就听听吧!我倒要看看,如此题目,他吴居正能答出什么花来!”
“就是!不管他名声再大,若是没有真才实学,那就是徇私舞弊!若答的不能让我等满意,我等依旧要闹事!”围观的举子们说道,还是有些不信如此难题,居然有人能回答出来。
对此,苏无忌当即当场朗诵起吴居正的试卷来,他并未全文诵读,而是选取了试卷中最精华,最震撼人心的部分,声音清晰,传遍全场:
“程,明确职责,按月考核,按季稽查,完成者奖,怠惰者罚,贪墨者严惩不贷!以事功论英雄,而非以资历、关系定升黜。
所谓‘镜鉴’,乃‘广开言路,强化监察’!其一,鼓励风闻奏事,言官御史可闻风弹劾,查实重赏,不实亦不轻易加罪;其二,可设‘致仕官员巡查使’,择德高望重之退休官员,赋予巡查地方、密折奏事之权,以其丰富经验,补朝廷耳目之不及。”
这“铁尺”与“镜鉴”的比喻形象而深刻。“考成法”强调绩效考核,是制度约束;“广开言路”和利用退休官员则是发动力量进行监督。既有刚性的制度设计,又有柔性的监督机制,考虑周全。
众举子闻言再度赞叹连连。
人家这脑子咋长的!怎么自己就想不到呢!
“句,吟风弄月的书生!”
“本官改革科举,非为标新立异,实乃为国举贤,不得不为!八股取士已经两百载了!结果就是现在的地方县官不知道赋税多少!律法几何!中央官员不知道地方民情,因材施政!只知道夸夸其谈,清谈误国!
“而且太后娘娘也已经同意,自此之后,改革科举为常态!以国家所需来考问学子,真正的为我大昭,选干练之才!”苏无忌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道。
“真正的人才,绝不会被任何形式的考试所埋没!”苏无忌声如洪钟,掷地有声的继续说道:“旧的选拔机制,会遗漏明珠!而本官此次改革,就是要让这些被遗漏的明珠,得以重见天日!尔等在此喧哗闹事,非是为‘冤’,实则是因自身才学不足,无法适应为国选材之新规,心有不甘罢了!”
这番话,如同一柄利剑,剖开了许多闹事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。人群中,愤怒的喧嚣渐渐被平息。
这些举子终于开始老实起来。